獻血后血液的生理恢復與獻血者的體重、營養(yǎng)狀況、性別、獻血量、獻血間隔時間及獻血類別(全血、血漿或者血小板)密切相關。獻血后適當飲食、適度休息,避免劇烈運動、高強度勞動等,血液成分很快就能恢復到獻血前的水平。
獻血后血容量的恢復
健康的成年人,全身血量約占體重的7%~8%,一個體重50千克的人,體內約含4000毫升血液,獻血200毫升約占總血量的5%。獻血后適量飲水,血容量在1個小時~2個小時后就可以恢復。血漿蛋白質是由肝臟合成的,在獻血后1天~2天內即可完全恢復。
紅細胞及血紅蛋白的恢復
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為120天,人體內每天約有1/120的紅細胞衰老、死亡,即便不獻血,每天也約有30毫升~50毫升血液被更新。若捐獻200毫升全血,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恢復至獻血前水平需要7天~10天,通常男性較女性恢復快。
白細胞、血小板的恢復
白細胞的平均壽命為9天~13天,血小板壽命為7天~10天,人體內每天都有大量的白細胞和血小板新生、成熟、衰老、死亡。因此,獻血后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恢復速度較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更快,一般72個小時左右即可恢復。
血流動力學和血液流變學的變化
根據(jù)研究表明,獻血后短時間內,機體會通過降低心臟血液輸出量、增加外周阻力等一系列的生理應急反應來維持生理平衡。獻血4天后,血液搏出量及外周阻力調整接近獻血前的水平,說明血液各項指標也逐步恢復至獻血前水平。
經常獻血,可以減少體內一部分黏稠的血液,再通過正常的飲水,填充血容量,使血液得到自然稀釋,血脂就會隨著下降,血液流速會加快,有助于提高供氧能力。獻血后,由于血細胞數(shù)量減少,對骨髓產生反饋作用,促使骨髓儲備的成熟血細胞釋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促使血細胞生成,因此,定期獻血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周口市中心血站 馬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