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jīng)》解讀
◇張君民
(接上期)
第四十一章
【原文】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譯文】
上士,是有志的人,聽了道就努力不懈地實踐它,絕不中斷;中士,是普通人,由于見識不足、認道不清,所以覺著似隱似幻、若有若無;下士,是俗陋之人,見識淺薄,不知道為何物,反而哈哈大笑,認為荒誕不經(jīng)。如果不讓俗陋之人大笑的話,那道就不是高深的道了。所以,古時候立言的人這樣說:從表象上看,明道像暗昧,進道好像后退,平道好像不平。上德好像低下的川谷,廣博的德好像不足,剛健的德好像茍且,質(zhì)樸的純真好像污穢。最潔白的好像污黑,最方正的好像無角,偉大的成就大都晚成,最美妙的音樂沒有聲音,最宏大的形象就是沒有形象。大道幽隱沒有名稱。唯有道,善于幫助和成就萬物。
【解讀】
本章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從對道的不同認識,將“士”分為三類;第二部分引用十二個成語,列舉出一系列構(gòu)成矛盾的事物雙方,表明現(xiàn)象與本質(zhì)的矛盾對立統(tǒng)一關(guān)系,從矛盾的觀點說明相反相成是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
了解第一部分首先要對“士”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漢朝文字學(xué)家許慎認為,“士”的本義為“事”,從一到十,天然之數(shù),始于一,終于十,所以推十合一,就代表了天地間各種事。在老子所處的時代,士是處于官與民之間的特殊階層,它是貴族的最低等級,同時也是民眾的最高等級,是社會的文化階層。古代君主比較重視這個階層,通常從其中選拔優(yōu)秀者進入官僚系統(tǒng),所以“士”加“人”字旁,構(gòu)成新字“仕”,當官的意思。
這里的“上士”“中士”“下士”分別代表“士”這個階層三種不同類型的人,分別是深悟大道的有識之士,對大道將信將疑的普通之士,只見表象不識本質(zhì)、對道一無所知的狂妄之士。
深悟大道的有識之士,眼界開闊、胸襟博大,勤奮努力地踐行大道;對大道將信將疑的普通人士則似懂非懂,時而勤勉,時而荒廢,有得有失;對道一無所知的狂妄之徒,只見現(xiàn)象,不識本質(zhì),卻自以為無所不懂、無所不通,對藏匿在現(xiàn)象背后的大道,不能深入了解和認識,只會譏笑嘲諷。不過,這種狂妄之徒的表現(xiàn),恰恰說明了大道不顯山、不露水的隱性存在。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想要成就大事業(yè)的人,必然是深悟大道之人。深悟大道之人必須有開闊的眼界和寬闊的胸襟,大道不是誰都可以看見、認識的,因為明道像暗昧,進道好像后退,平道好像不平;上德好像低下的川谷,廣博的德好像不足,剛健的德好像茍且,質(zhì)樸的純真好像污穢;最潔白的好像污黑,最方正的好像無角,偉大的成就大都晚成,最美妙的音樂沒有聲音,最宏大的形象就是沒有形象等等(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老子用這些句子說明了大道之所以為大道,就是因為它難以識別及它的隱蔽性。
這十二個成語,簡單明了,膾炙人口,至今都在沿用。這里只說說“大器晚成”。
我個人理解這可能是一個歷史謬傳,因為 1993 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中出土的竹簡《道德經(jīng)》中,明確地寫著“大器慢成”。我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了對“大器晚成”的理解,常拿姜子牙八十為相、齊白石晚年出名等故事為其佐證,這其實不具有普遍意義。就今天來說,許多行業(yè)的成就應(yīng)該出在一個人精力最旺盛的年齡——中青年時期,如戰(zhàn)場上的勇士,如體育明星等等。因此,仔細琢磨,“大器慢成”四個字,會更具普遍意義。
這里的“慢”并非緩慢之意,它是與“急”相對的一個事物發(fā)展過程,講的是人成才的規(guī)律。比如“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操之過急”等,都是“急”出來的一些病態(tài)。比如,當前一些脫離實際的獻禮工程、面子工程,不切實際地加快進度,最終成了豆腐渣工程。再比如對孩子的教育,不切實際地大量灌輸,占用孩子的娛樂時間,拔苗助長,影響了孩子身心的發(fā)展,這些都偏離了原有“慢成”的軌道,最終,不是栽跟頭,就是不成器。
可見一個“慢”字也給我們很大的啟示,不能什么事都急不可耐,特別是成就一件大事就必須按部就班,有思路、有條理,日積月累,一絲不茍,一步一個腳印,才能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所以,大器慢成應(yīng)該是老子的本意。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