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侯俊豫 通訊員 耿凱
2015年1月起,淮陽縣公安局在全縣開展“一村一警”活動,目的是保民安,為群眾辦實事,構建和諧的警民關系。
朱建軍是淮陽縣公安局警務保障室副主任,根據(jù)工作安排,他成為鄭集鄉(xiāng)李莊行政村的包村民警。
采訪中,記者見到朱建軍右下嘴角處生出黃豆大小的水泡來。他笑著說:“近段時間,村里活多,沒休息好。”
“自從他走進李莊,大事小事他都管。電話多、跑腿多、干活多,喝水少。久之,誰能不上火?”他的同事介紹。
說著,這名民警向記者講述朱建軍為民所做的幾件小事來。
“還是朱警官想得周到”
2015年1月,朱建軍到該行政村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了解掌握社情民情。經過幾天調查走訪,初步掌握該行政村共有6個自然村,總人口2779人,大約有850余人外出務工,年齡大部分在18歲至45歲之間。
春節(jié)前夕,該行政村外出務工者陸續(xù)回家過年,盧莊自然村在新疆務工的盧景崗過年看到朱建軍送給家人的警民聯(lián)系卡,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撥通朱建軍的手機:“朱警官,俺有一事相求,不知能否幫忙?”“你說吧!只要我能辦的,一定辦理?!北R景崗見朱建軍如此爽快,于是,便心無顧忌地說:“俺的駕駛證還差90天就要年審了。年前審時間未到,年后審又怕耽誤做生意。你看咋辦合適?”“這事好辦??炷陮彆r,你提前幾天郵寄給我。等年審后,我再郵寄給你。這樣兩不耽誤。你看咋樣?”“中!中!朱主任,還是你想得周到呀!”盧景崗在感激的同時,要請朱建軍吃飯。
而朱建軍則說:“以后,咱們都是親戚啦,何必恁客氣?”
就是這樣一件助民的小事,便在盧莊村傳開了。隨后,有人也找朱建軍幫助年審駕駛證,有人找朱建軍訴說家中困難,有人找朱建軍調解家庭矛盾糾紛。
對此,朱建軍來者不拒,一一給予熱情的接待。
時間不長,朱建軍便與這行政村的6個自然村村民交上了好朋友,主動找他幫忙辦事的人越來越多,而朱建軍的辦事原則也從不會變:“能辦的,立即辦;不能辦的,想辦法辦。只要村民有所求,就要有所辦。”“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P>
“舉手之勞的事為啥不干”
去年11月中旬的一天,朱建軍剛走出局機關大門,一眼便瞅見一位十幾歲的小姑娘在焦急地等待什么。他便上前詢問:“閨女,你來這兒等人還是辦事?”“俺是來辦臨時身份證的。”“戶籍室現(xiàn)在已搬到西關綜合服務大廳啦!”“哦?搬走啦?叔叔,西關服務大廳在哪個地方?咋走?”
朱建軍一看表說:“呀?快下班了。時間怕是晚了。閨女,我開車送你去!”小姑娘見身著警服的朱建軍也就放心坐上車。
然而,最終還是到了下班時間,戶籍室已關門。朱建軍說:“閨女,就在這辦。你在這附近轉一轉,下午再辦咋樣?”“不等啦。叔叔,俺還得到醫(yī)院照顧奶奶哩!”小姑娘說?!澳惆謰尣辉趩??”“他們都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奶奶?!?/P>
朱建軍此時已知道小姑娘的家境。于是,他又把小姑娘領到單位食堂吃飯,飯后又掏腰包買些營養(yǎng)補品開車把小姑娘送到醫(yī)院。下午,幫小姑娘辦好臨時身份證,又開車把她送到淮陽中學。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像這樣的事對朱建軍來說,可謂是家常便飯,他具體幫助過多少人,連他自己也記不清楚。
朱建軍說:“有些事對我們來說不算個啥事,可對于農村孩子來講卻是天大的事。因為他們到縣城辦事舉目無親,不知找誰去辦,甚至連路咋走也不知道。再說,他們往返一趟不容易,花錢費時不說,有時還耽誤上課。對于村民來說,還耽誤他們干農活或做生意?!?/P>
“對于我們來說,舉手之勞的事為啥不干?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呀!”
幫助村民改正身份證名字
朱建軍在李莊行政村當包村民警時間不長,但名子已婦孺皆知。村民們都愿意與這位說話平和、辦事認真、沒有官架的老民警交朋友。
有的村民有時還主動跟他開玩笑。有的村民干脆喊他“老朱”。朱建軍說:“村民喊我能喊到‘老朱’這個份上,說明村民已接納了我?!?/P>
正月十五前夕,朱建軍自掏腰包購買元宵、方便面等禮品慰問10多戶特困戶,路上正好碰到盧莊村的盧景華。
寒暄之后,盧景華說:“老朱,俺正準備給你打電話哩。沒想到在這碰上你?!薄吧妒拢俊敝旖ㄜ妴枴?/P>
“俺想請你幫助改改身份證名子?!北R景華說。
原來,盧景華二代身份證辦理時,錯寫成了“蘆井華”,致使盧景華用身份證辦事很作難,而且有些棘手的事至今也未能辦成。后來,朱建軍又走訪調查盧莊村,像“盧景華”這樣錯寫成“蘆井某”的還不在少數(shù)。
盧景華講:“名子后倆字寫錯,可以原諒,但把姓寫錯了,真讓人心里糾結。”
掌握第一手材料后,朱建軍立即把此事和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協(xié)調,并積極幫助盧景華整理戶口變更手續(xù)。盧景華身份證名字更改的事,正被朱建軍逐級上報辦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