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印
◎《論語·里仁》有“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衛(wèi)靈公》有“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道德經》有“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等等。這些觀點都在向我們闡釋著比與不比的辯證關系。
◎《莊子·外篇·山木》有“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邪”。不被浮華所惑、不被功利裹挾,我們自然就少了焦慮、多了篤定。雖然我們大多數(shù)人很難達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境界,但至少能努力擺脫僅滿足于實現(xiàn)“小我”的局限,把自己的人生價值放到社會價值中去,通過利他來利己、通過奉獻來索取,也許就能更好體悟到《道德經》所講的“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時下,周圍很多人都感慨工作生活節(jié)奏快、壓力大、很“內卷”、過得累,有時感到迷茫、煩躁、焦慮甚至抑郁。細想來,主要是攀比心理在作祟,比位子、車子、房子、孩子、錢袋子……尤其是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更加劇了這種攀比之風。
愛比較是人類的本性。研究表明,人腦中的杏仁核、海馬體和前額葉皮層等組織直接參與人類的比較行為,這是人喜歡做比較的生物本質。那么,像陶淵明那樣不為五斗米折腰、寄情于山水行不行呢?恐怕大多數(shù)人很難達到那種境界。于是,現(xiàn)在很多和我一樣的年輕朋友都自嘲“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贏”。
古人是怎么看比與不比呢?帶著這些困惑再品讀經典,或許圣哲的觀點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fā)。
《論語·里仁》有“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衛(wèi)靈公》有“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道德經》有“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等等。這些觀點都在向我們闡釋著比與不比的辯證關系。
不妨少些世俗的功利,多些利他的奉獻。攀比是因為我們常常以物質擁有和社會地位作為人生價值的評判標準,總是局限于“小我”的世俗欲望。這種欲望得不到滿足會讓人痛苦,得到滿足后又讓人空虛,使得我們的人生像鐘擺一樣在空虛和痛苦之間搖擺?!肚f子·外篇·山木》有“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邪”。不被浮華所惑、不被功利裹挾,我們自然就少了焦慮、多了篤定。雖然我們大多數(shù)人很難達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境界,但至少能努力擺脫僅滿足于實現(xiàn)“小我”的局限,把自己的人生價值放到社會價值中去,通過利他來利己、通過奉獻來索取,也許就能更好體悟到《道德經》所講的“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不妨多見賢思齊,見不賢自省。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就意味著,成長過程中,周圍的人對我們價值觀影響很大,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杜f唐書·魏征傳》載,唐貞觀十七年,直言敢諫的魏征病逝,唐太宗李世民流著眼淚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征沒,朕亡一鏡矣!”“見賢思齊”,是尋找進德修身的人生榜樣,如圣哲先賢、革命前輩、模范人物、先進典型,甚至包括身邊有閃光點的普通人。“見不賢而內自省”,則是對照著尋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以正面榜樣作指引,以反面教材作鏡鑒。向外比賢士、向內求諸己,不失為提升自我修養(yǎng)的捷徑。
不妨多比因少比果。攀比之所以讓人焦慮、痛苦,多數(shù)是因為我們總去比較結果,而忽略了比較原因??吹街車娜寺殑諘x升、財富增加,只想著一定要努力比他們獲得更高的職務、更多的財富,而不去反思他們取得這樣的成就背后的原因,是不是比我們更自律、更勤奮、更務實、更主動?不顧這些盲目攀比顯然就會陷入“人比人,氣死人”的惡性循環(huán)。所以,我們不妨多比一比自己與他人在主觀努力上的差距,分析自己和他人各自的優(yōu)劣勢所在、優(yōu)劣勢存在的主客觀原因,在此基礎上,善于把握自己的優(yōu)勢獲得信心和動力,從不足之處查漏補缺,找出有待挖掘的潛力和努力方向、改善方法,不斷充實自己、升華自己。
岳麓書院講堂的楹聯(lián)上有“是非審之于己,毀譽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數(shù)”,愿我們都能堅守自己的初心,追求內心的自洽,從容堅定地走好漫漫人生路。